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前两天,有一个读者发了篇文章给我,希望我能说说。扫了一眼标题和账户,心里第一句话是:唉,你们是真不怕我得罪同行啊。纠结了几秒钟要不要写这篇文章。不过我个人的人生观是:如果遇到有些纠结的事情,那就去做吧。先表达一下个人的态度:我们应该限制或禁止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有风险的塑化剂的使用,尤其是母婴类用品中的使用,这是有意义,也是应该推进的方向。其次,对于新闻中曝光的生产伪劣不合格产品的厂家,应该给出更严厉的处罚。消费者对于这些黑心企业,直接拉黑,如果不小心购买过,就投诉要求赔偿。但这些都不代表媒体,可以借由这些新闻,随意用“性早熟”之类的话术来吓唬消费者。尤其那些宣传banner上还写着“科学”两个字的。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化学物质,其中不同的具体成分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但今天就不做具体分析了,当做一大类来讨论,看看关于这类成分对人的负面影响的研究情况。美国疾控中心的介绍中,是说根据现在的动物研究,邻苯二甲酸酯类产品会影响生殖系统。不过想确定低水平接触这类产品对人类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现有的临床研究中,的确是有一些证据表明这类成分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其中风险比较明确,也是最被关心的是两个人群:怀孕的孕妇,以及婴幼儿。前者直接通过血液传递给胎儿,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后者则因为四处乱爬,经常吃手吃玩具,而更容易摄入。
在那篇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中,把“性早熟”作为核心词来抓眼球,这其实也是国内很多媒体特别喜欢用的词,毕竟最吓人么。但这么说,基本就是证明没有认真了解过相关研究内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确有生殖影响的风险,但不是什么“性早熟”。最早关于这类成分的负面研究,是它能够影响男婴的发育,导致“女性化(faminise)”
《New Scientist》2005年报道截图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专门做的一个推进限制或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的专题中,对风险的最主要描述,也是降低睾丸激素,造成雄性发育缺陷等等。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专题截图(机器翻译)
而这两年随着研究越来越多,对这类成分会不只是会影响男婴发育,而且会损害女性生殖系统的担忧,也多了起来。
《纽约时报》2020年报道截图(机器翻译)
所以各国在禁用限用这类物质时,提出的担忧,主要包括:损害生育能力,影响性发育,导致成年人不育。而不是什么“性早熟”。欧盟化学品管理局主题页面截图(机器翻译)
中科院对于“塑化剂”,尤其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说明中,列举了包括生殖毒性在内的各种风险,也没有出现“性早熟”这类字眼,和日常判定“性早熟”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经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塑化剂的毒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毒性:有实验表明,DEHP会损伤小鼠肝脏及脑组织中的遗传物质,高剂量(1000mg/kg、2000mg/kg)的DEHP会增加肝脏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率,诱发小鼠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MEHP会对人体淋巴细胞以及消化道细胞造成严重的基因损伤。354μM剂量的DIBP会明显增加人体口腔粘膜的DNA损伤。
2. 胚胎发育毒性:DEHP会通过大鼠胎盘屏障进入胚胎内部,影响胚胎发育,导致畸形;在大鼠妊娠早期会影响胚胎着床,而在妊娠晚期则会引起胚胎数、活胎数减少、胚胎重量下降、畸胎数增加;DEHP还可能诱发小鼠胚胎生长迟缓,导致心脏、神经系统等畸形。
3. 生殖毒性:研究人员发现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会引起雄性大鼠肛殖距缩短;DIBP会导致大鼠睾丸重量降低、小鼠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受抑制;人类胎儿期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会引起男性婴儿肛殖距缩短、阴茎短小、睾丸发育不全等。DEHP对雌性动物则可造成阴道开放时间推后、子宫增重、孕激素水平下降、血中雌二醇和卵泡雌激素含量下降等危害,大剂量暴露则会影响卵巢功能。
4. 神经毒性:DEHP暴露会对青春期前小鼠的学习记忆产生明显损伤,甚至会造成神经毒性。DBP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会降低子代雄性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5. 免疫毒性:DEHP在小鼠体内会增加小鼠机体对过敏原的应答能力而产生免疫毒性。同时,有研究发现降尘中的DEHP会加重儿童哮喘及过敏症。
此外,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还和成年男性肺功能衰退、肥胖症、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功能衰退等疾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信如果媒体的记者、编辑在写文章的时候多查查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资料,也不会说那么多句“性早熟”。(表扬一下,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那期中,就没有用过性早熟的说法)当然,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真实风险,对很多媒体来说,肯定没有“导致性早熟”说得顺嘴吧。
了解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风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会怎么进入人体。前面截图里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列出了人体接触这类化学物质的渠道:食物、皮肤和空气。医学网站WebMD则给出了更详细的说明:食用被塑料包裹的食物;食用接触过相关塑料物品的动物的乳/肉制品;使用化妆品等个人护理物品;空气中污染物灰尘落在地毯、家居表面后被人接触等等。其中最后一条主要是针对到处爬到处摸然后吃手的婴幼儿。WebMD网站主题页面截图(机器翻译)
但了解这些之后,就越发看不懂那篇“性早熟凉鞋”的文章了。首先那篇文章在介绍接触邻苯二甲酸酯风险的渠道时,说了次要的皮肤,以及风险很低的呼吸系统,但最重要的从口进入却略过不提。让人感觉是想引导家长担心孩子光脚穿凉鞋?
但是紧接着,又提到了深圳检疫局的一个模拟实验,这次又说的是,唾液和汗液会迁移邻苯二甲酸酯。
我去看了一下这个论文的原文,是针对儿童玩具的,所以研究的很合理,因为孩子就是会咬玩具,也会摸玩具后吃手,所以唾液和汗液的影响值得研究。
《PVC 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体液中的迁移行为研究》论文截图
那在说鞋子的时候,引用这篇文章想说明什么:孩子会把鞋子放嘴里?孩子穿鞋出脚汗,然后吃脚?
更何况新闻中说了,不合格产品的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部位主要出现在小配件和鞋底,这画面已经让人无法想象了。
所以我却是到最后,也没搞懂作者所说的“穿凉鞋性早熟”风险是什么?
是穿着凉鞋时塑化剂直接钻进脚里?还是孩子会抱着鞋底啃?或者作者根本没想说明白风险,只是为了能凑出一篇能在标题写上“性早熟”的文章?
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关于童鞋的19分钟节目中,具体讲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只有不到2分钟的时间,比重金属、小部件等问题的时长占比都少。但在“性早熟凉鞋”的文章中,却忽略了其他不合格风险问题。或许重金属、小部件脱落等问题没有塑化剂、“性早熟”那么抓眼球,但它们对孩子造成伤害风险,不应忽视。
几年前曾经吐槽过某些先吓唬再卖包书皮而发财的同行。但现在看看,感觉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几年间,这个行业已经进化到,连“科学媒体”,都在跟大家说凉鞋“导致性早熟”了。或许是我自己跟不上这个需要担心孩子啃凉鞋的时代了吧。
参考资料:
https://www.webmd.com/a-to-z-guides/features/what-are-phthalateshttps://www.nytimes.com/2020/08/25/parenting/fertility-pregnancy-phthalates-toxic-chemicals.htmlhttps://tv.cctv.com/2023/06/11/VIDEw5rK0nvRxxHGj4qXr90l230611.shtml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7440-gender-bending-chemicals-found-to-feminise-boys/https://www.epa.gov/sites/default/files/2017-08/documents/phthalates_updates_live_file_508_0.pdfhttps://www.webmd.com/a-to-z-guides/features/what-are-phthalateshttps://www.hsph.harvard.edu/news/features/the-big-3-why-phthalates-should-be-restricted-or-banned-from-consumer-products/https://www.cdc.gov/biomonitoring/Phthalates_FactSheet.htmlhttps://ec.europa.eu/health/scientific_committees/opinions_layman/en/phthalates-school-supplies/l-3/5-safe-daily-exposure.htmhttps://echa.europa.eu/hot-topics/phthalates+
最近文章
1本期团购